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青岛女摄影师39幅作品被盗图 市南法院“隔空”出手了

今年年初,青岛一名女摄影师发现,自己拍摄的39幅摄影作品未经许可被一个微信公众号引用。这名女摄影师觉得自己著作权受到侵犯,将运营这个公众号的公司告上法庭,问题来了:原告在青岛、代理律师在淄博、被告在厦门,双方照片的比对也需要一系列细致的工作——面对这一系列难题,青岛市南法院启动了一套引入现代科技的审判平台,让这些问题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迎刃而解。

杨女士是青岛的一名自由职业摄影师,创作了大量独创性极高的摄影作品,并发表于个人豆瓣平台账户或微博平台账户,在网络上获得广泛关注。2021年初,杨女士发现,一个微信公众号上用的家装照片特别眼熟。杨女士经过对比,确认这就是自己曾经拍摄过的照片。

青岛女摄影师39幅作品被盗图 市南法院“隔空”出手了

被侵权的照片

自己拍摄的照片,未经允许就被他人使用,杨女士觉得自己的著作权受到侵犯。杨女士立刻通过可信时间戳予以取证,并委托律师将这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厦门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起诉至市南区人民法院。

青岛女摄影师39幅作品被盗图 市南法院“隔空”出手了

在诉前调阶段,市南区人民法院法官、知识产权工作室成员马焕君通过E调解云平台,委托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知产案件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但双方对案件事实争议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4月19日,法官通过知识产权案件智审平台,开展了一场彻底打破时空限制的“远程审判”。

青岛女摄影师39幅作品被盗图 市南法院“隔空”出手了

青岛女摄影师39幅作品被盗图 市南法院“隔空”出手了

青岛女摄影师39幅作品被盗图 市南法院“隔空”出手了

市南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智审平台

市南法院的这套知识产权案件智审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和自动交流算法,通过数据链接,将当事人和被告拉入到同一个对话场景中,法官与原告、被告等诉讼参与人在规定期限内按照各自选择的时间登录平台,以非同步方式完成诉讼程序。

开庭前,双方当事人通过平台进行了多次举证质证,确定了侵权主体、赔偿金额等争议焦点。异步审理模式打破了时空的束缚,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审判环节的主要流程和关键环节进行重设,让庭审过程的核心内容,能通过双方空余时间完成,在确保庭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庭审效率。

“这起案件中,杨女士的委托律师及被告公司均不是在青岛,法官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向双方当事人发起了异步审理。”市南法院的办案法官称,4月16日上午9时,杨女士向平台举证,信息自动推送到法官端,法官发出指令后,举证信息发送至厦门这家网络科技公司。4月16日下午3时,厦门这家网络科技公司完成质证,并将质证意见提交平台。

4月19日的庭审中,马焕君通过知识产权智慧审判平台发现,杨女士上传的图片都是原始图片,图片附着的基础信息,如拍摄时间,拍摄地点,颜色信息,图像信息,设备信息及拍摄信息等一应俱全。知识产权案件智审平台系统识别后,对杨女士的图片和微信公众号上的图片进行侵权比对计算,在计算结果页上展示了侵权的总相似度、轮廓相似度、颜色相似度等。

面对如此精准的比对结果,作为被告的厦门这家网络科技公司当庭认可了侵权事实,双方愿意就侵权赔偿数额进行协商。

“平台的电子证据比对功能不仅进一步缩短了案件审理的时间,也大幅提升了案件审理的质量,有助于推动实现‘案结事了’。”办案法官告诉记者,知识产权案件智审平台重在“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电子证据的智能化比对——以前要比对文章、图片是否属于抄袭或盗用,需要通过人力甚至专业技术机构的鉴定。“知识产权案件智审平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和区块链技术,结合知识产权案件大数据智能分析,将两张图片或文章的内容进行特征相似度、整体相似度等等多种维度的计算,输出侵权比对总体相似度,辅助法官进行侵权事实认定,破解传统证据认定和侵权认定模糊的僵局,有助于法官进一步提高证据规则运用水平。一句话,如果真的是抄袭或者盗用,技术之下无处遁形。

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是“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市南法院法官告诉记者,创新互联网审理模式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提出的新要求,而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科技手段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是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法院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知产案件智审平台,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司法深度融合,为法官工作提供更多信息化支持和智能化服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智慧,让当事人享受到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