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2022  青岛  文创  建筑  2023  文化产业  /峰会/  /佟涛/

青岛坚持引育并举 50所高教机构创新创业青春之岛

大学与城市间具有“天然”的共生性,大学总是自然而然地镶嵌于城市之中,并赋予城市独有的品格。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其发展前途、科研创新力量、社会影响力、城市知名度和亲和力,以及城市青春度与活力。

5月21日至23日,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将在青岛举办。毫无疑问,青岛郁郁葱葱的高等教育生态,是吸引主办方选择青岛的原因。近年来,青岛坚持引育并举,一面“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加码”展现诚意,激发本土高校的内生动力。目前,青岛已初步形成层次分明、类型丰富、特色各异、协同发展的高教良好生态,正书写着城市与高校共生共荣的时代故事。

高校能级不断提升

在青高等教育机构达到50个

就像牛津之于伦敦、哥伦比亚大学之于纽约,高等学校是一座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是彰显城市实力的名片。近年来,一些原本高校数量相对较少的城市,纷纷抓住高校扩张的机遇,把引进高校作为城市引智的重要举措,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校争夺战”,这场争夺战已从沿海蔓延到内陆,青岛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1年,驻青本科高校只有4所——鱼山路上的中国海洋大学,当时还是青岛海洋大学;麦岛区域的青岛大学;抚顺路上的青岛理工大学,当时是青岛建工学院;位于胜利桥的青岛科技大学,当时是青岛化工学院。之后,以农业学科见长的青岛农业大学、以矿业见长的山东科技大学、以石油能源特色见长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陆续将“大本营”落在青岛,它们在青岛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纷纷进行多学科协调发展,与青岛的城市节奏也愈加“合拍”。

2016年,青岛出台《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达到50个。查阅“成绩单”发现,青岛已圆满实现这一目标。目前,青岛具有独立校区的各级各类高校共有29所,签约引进并已经运行的高等教育机构21个。一篇最近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期刊的论文显示,青岛拥有的高校异地机构数量已位列全国三甲,仅次于深圳和苏州。

在引进大学方面,青岛热情高涨,但并非只注重数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设有驻青机构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已达20余所,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名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也通过各种合作方式“进军”青岛。此外,康复大学最终落户青岛,能源大学也有计划落地青岛,这将显著提升青岛的高校能级。

“造血”地方经济

实现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

引进高校到底能给城市带来什么?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捷径”是首当其冲的答案。

累计创建科研平台77个,孵化企业216家,年度营业额超过7.3亿元;2020年度,驻青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共签订横向科技项目合作协议3276项,合同金额11.43亿元……这是驻青高校打破学校“围墙”,主动对接政府和企业的部分成果。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优势,积极推动政、校、行、企等多方资源融合,探索建立多方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新平台,实现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

高校就在家门口,让企业更方便地找到了想要的技术。不久前,山东科技大学 “先进制造”领域科技成果产学研对接会举办,重点推介6项成果、集中展示28项成果,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等57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来此“赶集”,寻求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成果。仅去年,山科大就组织10余场校企技术成果对接洽谈会。学校每年都有百余项高水平科技成果得以转化,技术交易额年均超过6000万元。

让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才能为地方经济“造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在青高校服务我市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产业,面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青岛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遴选立项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10个学科,围绕产业急需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预计遴选的10个重点学科三年内可培养12800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面向全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数量、提供技术服务数量、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指标将增长20%以上。

同时,我市依托遴选的重点学科,积极推动创建产学研合作联盟,构建开放融合的科教融合体系。目前,已成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联盟、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产学研合作联盟、健康食品产学研合作联盟等7个重点学科发展联盟。

强化人才链

抢占高校分布图重要席位

一座城市,立于产业,兴于人才。高校对一座城市的人口流入、人才储备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截至2020年底,在青高校及高等教育机构全日制专本研在校生43.07万人,其中,专科生13.00万人,本科生24.74万人,硕士研究生4.69万人,博士研究生0.62万人。2020年在青高校应届毕业生留青率50.27%。

近年来,为不断强化人才链,补齐人才短板,市教育局积极引导高校对接我市重点产业开展人才培养。中石大、山科大、青科大、青农大等高校对接海洋强国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等设立海洋学院;青大、青科大、滨海学院等对接我市“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等开展人才培养。同时,市教育局积极推动在青高校对接我市产业体系,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动态优化机制,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低的传统专业,增设就业前景好、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乘着我市“项目落地年”的东风,城市与高校更加精彩的融合与互动还将继续上演。我市将继续引进符合青岛需求的高水平大学来青落地共建,推动北京大学(青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等科教机构加快运行;加快推进康复大学(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科教新城、对外经贸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等高校校区项目建设,实现本地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支撑的增量突破。

在推动内涵发展方面,我市将联合近年来引进的高水平大学在青设立的科教机构,成立青岛市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发展联盟,开展“区市行”活动,与区市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全面对接;面向在青应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实施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群建设工程,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引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十四五”期间,我市还将进一步推动在青高校积极对接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等产业需求,新设海洋科学、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互联网金融、生物科学等80个以上本科专业和硕博点,以及海洋化工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60个以上高职专业,引导支持高校逐步调整专业结构,扩大产业急需人才培养规模,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交汇融合。

城市间的“高校争夺战”已日渐激烈。我们期待并相信,青岛终将抢占“更新版”高校分布图的重要席位,成为全国高教领域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