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网 - 主管单位: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关注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自媒体联盟 >

奶奶,老屋(二)(6)

作者:耿梓豪   来源:我们的家史   时间:2017-09-30

  脚手架上的《青春舞曲》和她

  我很难想象,身为建筑工人的我奶奶,是个多么强悍的女人。

  说这话,得回到文革那时候,我奶奶和我爷爷由于想避免派性斗争,都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那时年轻干练、口齿清晰,长得又漂亮的我奶奶,对口词堪称一绝,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多次请我奶奶去上直播节目。我所理解的对口词,就是当时的一种“饶舌”。据奶奶说,当年就是因为怀着我爸和我姑妈经常上台表演,才使得这俩孩子得到了“播音与朗诵”的胎教,日后才都去做教育工作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毛泽东发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言壮语。忽如一夜春风来,各行各业由女性组合的劳动群体们应运而生。“三八”抹灰班就是当时的产物。我奶奶因为踏实肯干,聪明机灵,学习新技术比较快,用现在的话讲,奶奶业务水平高,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三八抹灰班”的班长。

  我奶奶当时的一位徒弟写到:“还记得当时沧口新华书店外墙、门垛大理石镶贴和外墙抹灰施工时,正值盛夏,白天我们累得汗流浃背,身上沾满了泥灰,我们这些爱美的女孩子怕路人看到,就用围巾把头遮住。当班长徐芙蓉知道我们是因为虚荣而蒙头遮面时,温和又诗意地说:‘你们站在脚手架上,优美就在你的手中,就在你一抹一抹的墙面上’。她往墙上一抹灰脚后跟就随着往上一抬,身板笔直、动作舒展,平时看上去很普通的动作在班长的演示下竟显得那么美,或许这就是劳动者的美。她充满激情,经常提醒我们‘男同志能干的事情我们女同志一样能干,而且我们能干得更细致、更好’。在班长的鼓励下我们解掉围巾,尽情享受在高空作业中一板一板地抹灰的乐趣,在建筑工程的墙面上书写着我们的青春,品味着艰苦工作的浪漫。”(摘自《中国建筑》作者:刘红兵)文中的徐芙蓉,就是内心强悍,外表甜美的我奶奶。

  那是个激情燃烧着身体的岁月,每当“三八班”进入新的工地,所到之处就会引起男工们的波动。从进入施工现场到更衣室这段距离,自然而然成为“美女们”走秀的过程。泥泞的小路,脚手架上铺垫的架板就是现成的“T台”,她们一个接着一个,走的基本是“模特步”。此刻,脚手架上、搅拌机旁,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到“T台”上,调皮的小伙子们的吆喝声、口哨声此起彼伏。那情景和气氛,不亚于现今的专业模特走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