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校园里,还有一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那就是学校北面的小后山。当时的后山是学校生物教研组老师开辟的一个小型农场,除种植农作物和葡萄、苹果树外,还修建了半月形鱼池、亭阁、长廊和花房。这里草木茂盛,四季有绿树,三季飘花香,其中槐树是最多的。到了槐树开花的季节,树上层层叠叠,一串串白如玉的槐花缀满了枝头。微风吹来,槐花香味与野草和其它花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空气中充满了那种既淡又浓又纯的花香草味,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后山又十分静谧安然,黑黝黝的槐树躯干,低矮的的小屋,还有山顶上灰白色的炮台和幽幽的防空洞,始终给人一种深沉、厚重和神秘的感觉,让人不矜而庄。
那时我们大都是在午休时间到后山,除了吃中午饭,还会温习功课,或者看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换的小说,或者约几个同学到此谈心聊天。那时我们初四班同学的家大都在四方,家在市里和沧口区的同学很少。所以每天中午饭,大都是我独自到学校后山吃,有时在炮台上,有时在树下的石凳上吃饭。不记得从那时起,有的家在四方的同学中午也带饭来了,特别是家境比较好的女同学,不仅带饭还带了菜。中午一起到后山吃饭,有好吃的同学们都分着吃。当然我是最沾光的,因为我们家兄弟姐妹比较多,生活不是很宽余,中午饭从来不会捎菜的,只会捎咸菜。吃完饭我们聚在一起,不加约束地谈天说地,谈书谈电影谈理想。那时年少无猜,对同学特别女同学的言语和举动,没有什么感觉。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情景真是太温馨了,有这样一段经历真是太幸福了。